骨与关节疾病实验室前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病理实验室(2009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建于1985年,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疾病(主要从事于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工作。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
科研方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验室形成了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别是: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肾主骨”的机理研究及 “脏腑相关”的机理研究。围绕这些研究方向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自身的优势特色。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5项,研究经费270余万元,在国家级以及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对外检测项目
一、动物模型制作
实验室开展过多种动物模型的制作: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痛风性关节炎等)、骨质疏松症(去势、糖皮质激素、维甲酸)、高血脂、血瘀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肝损伤等动物模型。 目前,可对外提供关节炎动物模型和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制作服务。
二、骨组织Micro CT检测
Micro CT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极高空间分辨率和探测灵敏度的一种成像技术,专门用于对小动物进行成像,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肿瘤检测,骨骼、牙齿、牙周组织及相关材料扫描。采用Micro CT对骨组织进行三维成像,可更直观更准确的得到骨形态计量研究结果。本实验的Bruker microCT SkyScan 1174台式microCT断层扫描成像仪具有快速扫描、简易控制、小巧玲珑等特点,实现了在一个理想的分辨率条件下对物体进行非破坏性的三维显微成像观察。
三、大鼠及小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制作、染色(甲苯胺蓝和三色一步法)及荧光标记
实验室对不脱钙骨切片的甲苯胺蓝和Villuneva三色多步染色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甲苯胺蓝和三色一步染色方法。
四、不脱钙骨切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组织形态计量
实验室建立了不脱钙骨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染色方法及其计量分析技术,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骨组织形态分析技术体系。此外,亦熟练掌握常规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并可对其组织形态进行分析计量。
五、骨力学检测
骨生物力学检测是运用力学手段检测骨的力学性能,是反应骨材料特性和骨结构特性的指标,是骨量、骨结构和骨强度的综合体现,主要参数有骨的最大载荷、弯曲强度以及弹性模等。本实验室的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即可以完成以上参数的检测。
六、骨组织及常规组织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及HE染色
实验室人员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病理切片制作技术:石蜡切片技术、冰冻切片技术、超薄切片技术、不脱钙骨切片技术。此外,除常规HE染色外,掌握了多种特殊染色方法。
七、破骨细胞的原代培养、诱导培养技术以及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与骨磨片共培养技术
实验室人员熟练掌握了多种组织的原代细胞和细胞株培养技术;此外,还建立了多项具一定特色的培养技术,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与骨磨片共培养技术,树突状细胞与免疫因子共培养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