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隐杆线虫(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以下简称为线虫)作为模式动物用于实验研究具有以下优点:①线虫共有8 个多巴胺神经元,4个cephalic cells (CEPs),2 个anterior deirids (ADEs),2 个posterior deirids(PDEs),可以通过转基因GFP显示出来,容易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理变化;②线虫和人在基因和分子通路方面保守,多数基因与人类同源;③在神经系统方面,大部分哺乳动物中多巴胺信号通路的基因和线虫中的相关基因保守,如cat-2、cat-4、dat-1等;神经递质转运体(如乙酰胆碱转运体VChAT,多巴胺转运体DAT等)保守;④世代周期短,适于衰老相关模型的制备,便于快速观察实验结果;⑤后代数目多,适合统计分析;⑥分子遗传技术成熟,基因编辑及基因沉默等实验可行性好。
项目组成员自2006年开始一直以线虫为研究对象开展延缓衰老及防治帕金森的药物发现及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建立了多种衰老及帕金森病线虫模型及检测方法,搭建了以线虫这一模式生物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平台。基于以上研究工作,实验室已申请4个发明专利。
图1. 线虫多巴胺神经元绿色荧光图和明场图
图2. 药物干预促进线虫CEP多巴胺神经元树突生长(对照组线虫转入致病基因导致CEP多巴胺神经元树突缺失)
图 3. 基于帕金森病线虫(转基因及药理)模型的药物筛选及靶点发现的实验流程图
图4. 中药延缓线虫衰老的药效学及分子机制研究流程图